引进人才与武威共成长
来源:武威市人才中心 日期:2021-04-13 浏览 255

引进人才与武威共成长

于海利:在服务人民中增长知识才干、在新时代

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于海利,男,1986年3月出生,籍贯河北保定,中共党员,农学博士。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2015年9月作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到武威市工作,先后在武威市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现为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从事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立足岗位  服务产业发展

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一直激励着他要在武威这片热土,立足岗位投身武威的经济建设。近年来,全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以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为目标,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他说:“刚到武威的时候,也存在不知道干什么、从哪里入手、怎么干的问题,但到目前我已经清楚地知道,市委的决策部署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农民的需求就是我需要干的,农民的每一个现实需求都是我的切入点,农民需要我咋干我就咋干。”工作中经常接到电话就是诸如“茄子上有虫子了,咋治呢?”“辣椒冻了咋办呢,你们能来看看吗?”“棚里温度太高了,西红柿叶子蔫了,咋办呢?”。对于农民朋友的这些问题他总是耐心细致的予以回答,尽量帮助群众解答种植问题。他说:“这些虽然对我们来说是小问题,但是对农户来说那可是关系到一年的收入,因此每次接到电话总是第一时间就去现场解决。夏季的大棚,外面30℃,里面就35℃以上,寒冬的棚里进去一身热汗,出来一身冷汗,虽然辛苦,但是能为农户解决实际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苦干实干  全力破解技术难题

作为一名植物保护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必须要具备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由点到面的功夫,他总是能从田间症状准确判断虫害发生的规律,找到恰当的防治办法,并从理论上予以阐述。他始终坚持在困难中历练,在困难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战胜困难、善于战胜困难的勇士。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持下,从攻克设施蔬菜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出发,申请并实施了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省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区域创新中心重点科技项目(课题)、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等科研项目,并在工作中提升了业务能力,被评为甘肃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武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库产业发展专家组成员。 

厚植为民情怀  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农业产业是大产业,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半个农民”,工作就需要“接地气”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服务“三农”的热心和真情只有坚持不懈走到棚里,去到田里,与农民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发现层出不穷的问题,提出一个又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多年来,他累计培训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2018年被选派为“三区”科技人才和武威市市级“科技特派员”。2020年被评为“武威市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这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决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信心。以践行新时代武威精神为动力,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武威8+N”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尽责尽职做好本职工作,发挥专业技术知识特长,在服务群众种增长才干,用农业科技助力全市现代农业质量效益提升。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一年。武威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引领和支撑作用上发力,与“三大特色产业带”“8+N产业”融合上用力,以人才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着力点,尽最大限度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对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优化下大力气解决好留住和用好人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让各类人才扎根武威、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培养、用好更多像于海利这样的优秀青年人才,为武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