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赋动能 凝心聚力促发展 ——市财政局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工作综述
来源:武威日报 日期:2023-09-27 浏览 159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武威市财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狠抓财政收支管理,着力保障重点支出,不断深化财税改革,扎实推进绩效管理,有效防范运行风险,以“八强化八推动”护航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 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财经专业知识学习,有效应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社会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加快填补“本领赤字”,争做财政工作的“行家里手”。扎实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8场次、集体专题学习16场次,累计参学1200余人次;组织进行专题研讨4场次,举办“书香机关、悦读赋能”读书班2场次,开展“财政大讲堂”活动13期,组织全市财会人员业务培训5场次。让个人领学与党员互学相结合、专题研讨与分组讨论相结合,专家辅导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跃升。

强化“收支管理” 推动预算执行水平提升

始终把增加收入、有效保障作为财政工作重点,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科学研判收入形势,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坚持勤征细管、挖潜堵漏。截至8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96亿元,同比增长41.74%,增幅列全省第三位。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1.62亿元,惠及99户企业和市场主体,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释放,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加油。清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1.43亿元,统筹安排用于乡村振兴、保障民生、重点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坚持统筹兼顾、以收定支,坚持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强化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3.8亿元,增长5.52%。

强化“向上争取” 推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围绕国家和省上财政政策支持重点和资金导向,强化部门联动协作,聚焦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民生、农林水利等关键领域,全力以赴争取上级支持。至8月末,争取到位各类补助资金234.6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65.03亿元,增加8.15亿元,增长14.4%。抢抓政策机遇,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聚焦重点投向领域,建立常态化债券项目储备申报争取机制。上半年争取第一批新增政府债券23.21亿元,同比增加6.17亿元,增长36.2%。压紧扣实“责任链”,专班推进,精准调度,实时监管和定期通报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全市新增政府专项债券22.51亿元,拨付率、支付率均达到100%,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用、早见效。

强化“综合施策”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强化财力统筹、政策统筹、改革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强县域行动支持力度,市级落实资金1800万元,对全市10个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进行奖励;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兑付奖补资金1600万元。推进强工业行动,落实产业奖补资金6286万元,大力支持奶业振兴、科技创新、工业企业“规下转规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强化招商引资经费保障,支持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落实强科技行动,投入资金1.57亿元,支持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落实科技创新奖补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落实促消费专项资金1600万元,支持开展“缤纷夏日惠购武威”促消费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强化“绩效评价” 推动资金效益不断提升

积极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闭环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财会监督结果跟踪督办,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实质性挂钩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预算评审管理,今年以来对凉州区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等7个重大项目进行预算评估和评审,送审总金额2.5亿元,审减投资额2787万元,审减率达11%,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部门主体责任和绩效意识显著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统筹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民生保障” 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交通运输等民生支出141亿元,增长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1%。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上半年全市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14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责任,牢牢兜住“三保”底线。统筹调度财政资金,落实支出责任,坚决贯彻“两个优先”,全力确保民生实事顺利完成,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急事难事得到解决,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监督管理” 推动风险防范稳步化解

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统筹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主动化解各类财政风险,把财政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印发《武威市政府债务风险控制计划》,组织召开全市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专题会议,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用好用足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加强政府法定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及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切实维护政府举债信用。坚持遏增量、化存量,强监管、严追责,加强日常监测和风险预警,落实隐性债务月报制度和违规举债线索核实台账制度,严防新增隐性债务。坚持查、改、建、治一体推进,积极履行债务偿还责任,做实化债方案,健全预警机制,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制定清理消化财政暂付款工作方案,切实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隐患。

强化“依法理财” 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四本预算”有效统筹衔接。积极配合和主动承接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有序推进,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推进步伐,健全完善财政项目库,全流程规范预算管理业务,预算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财会监督的部署要求,组织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整治、会计监督检查等重点财会监督工作。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全过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要紧处。

市财政局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深入开展,坚持把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与完成财政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统筹起来,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努力实现“强能力”与“转作风”齐头并进、“抓落实”和“谋发展”深度融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