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绿肥提地力 科技送来及时雨 ——国家科技特派团古浪团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日期:2022-12-07 浏览 108

草长莺飞的时节,古浪县南部山区迎来一批远客。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按照这个思路,国家科技特派团古浪团绿肥产业组来到古浪后积极推广绿肥制种模式,有效激活万亩耕地新动能,以“小切口”做出“大文章”,助力土地插上增收“新羽翼”。

试种新品突显土地“增长极”

今年4月份,国家科技特派团古浪团绿肥产业组深入古浪大地,实地勘验绿肥种植减肥增效、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工作。

古浪南部山区几户农户种植的箭筈豌豆受旱情影响,种子外露干死了,令专家们印象深刻。“看到愁容满面的种植户,心里发急。”专家们说,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农户、调研记录等前期准备,科技特派团果断直击产业痛点,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助农活动方案。

他们看到田间有人必进,村里有人咨询必进。

产业组结合古浪县南部山区耕地坡度大、粮食作物耕种难、耕地撂荒等实际,利用绿肥箭筈豌豆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易耕种、培肥效率高的特点,量体裁衣科学提出绿肥制种提质增效实验技术,通过开展绿肥箭筈豌豆陇箭2号制种,不仅对古浪县南部山区土质改良、化肥使用、杂草抑制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为闲置土地资源注入新活力,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能复制的新模式。

创新模式激发农业增收“新希望”

室内讲完课,专家们又把课堂转移到田间地头。

找准农民科学种植技术薄弱的“痛点”、农户急需科技指导的“关切点”,以快速培训农户、课题项目入村的助农模式,变“单兵作战”为“协同攻坚”,专家们与古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专技人员一道,让科学谋划到户、科技传授到户、信心帮扶到户,走好科技“一枚子”,激活振兴“一盘棋”。

国家科技特派团古浪团绿肥产业组紧紧围绕古浪县“8+N”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依托古浪县古丰恒原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建立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绿肥产业工作站,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古浪县古丰镇西山堡建成500亩试验区1处,进行绿肥箭筈豌豆试种实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1万余亩。同时绿肥产业组及时与古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专技人员一道,建立健全覆盖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等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机制,奔赴各个箭筈豌豆播种田块,为农户开展系统讲解、现场交流和技术指导20多次,打通了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为产业增收增添了新动能。

精准培育科技兴农“新动能”

“我这些箭筈豌豆叶子怎么有点蔫?”时不时地,专家的微信里就会弹出诸如此类的“需求”。

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现场培训与发放资料相结合、现代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除了上课培训、上门指导,专家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和解决来自手机另一端的“需求”。为帮助古浪县匹配适宜产业,强化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团古浪团绿肥产业组专家们因地制宜带去新品种和新技术,围绕绿肥的生产现状、绿肥品种的选择及利用方式、绿肥还田过程中土壤肥力状况等问题,邀请西南大学张宇亭副教授及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专家,举办线上“绿肥生产技术模式培训会”,就“绿肥对西北旱区化肥减施增效的贡献”等进行讲解和互动交流,累计培训农民企业技术员、合作社带头人、科技特派员43名,种植大户170多名,有效提升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助推绿肥种植及土壤肥力提升技术推广应用。同时,产业组还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由产业组专家结合工作实际与专业理论,手把手对县乡农技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有效带动本土专技人才能力、技术双提升。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