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 汇聚精神力量
来源:每日甘肃网 日期:2022-06-21 浏览 28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 汇聚精神力量

  李晓莉

  强化甘肃历史文化的系统整合,加强甘肃历史文化的学理阐释,提升甘肃历史文化的精神特质,推动甘肃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加快甘肃历史文化的产业开发,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文化自信。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提振地域群体自信的文化力量。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促进文化繁荣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

  强化甘肃历史文化的系统整合。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地区分布广、历史跨度大等独特优势,有繁若星辰、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有辉煌灿烂、独一无二的人文遗产;有多姿多彩、独具风情的民俗文化;更有着薪火相传、独树一帜的红色基因。但多数历史文化资源呈散发状态,缺乏系统整合。一方面,梳理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的甘肃历史文化资源谱系,以实现甘肃特色文化发展的整合式协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总体设计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要树立文化工程就是生态工程、经济工程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理顺体制机制,坚持系统谋划,完善标准规范,促进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甘肃历史文化的学理阐释。当前甘肃历史文化研究在学理上相对薄弱,通过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完善理论形态以促进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式协同创新。一是讲清楚甘肃历史文化的理论逻辑,这一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引,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二是讲清楚甘肃历史文化的历史逻辑,甘肃历史悠久而厚重,要阐释清楚在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甘肃历史文化自觉(内在的价值认同)、历史文化主动(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历史文化自信(话语传播的影响力)。三是讲清楚甘肃历史文化的实践逻辑,要守住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渠道。

  提升甘肃历史文化的精神特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这份具有文化辨识度的“甘肃标识”形成于甘肃特有的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乡村文化,积淀了独特的“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孕育了珍贵的“勤奋质朴、吃苦耐劳、坚忍执着、百折不挠”的陇人品格。尤其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漫漫征途中,陇原大地涌现出了一批富含时代精神的标志性成就和一批时代楷模,传承着红色基因,凝聚着巨大的正能量。通过总结精神实质以体现甘肃历史文化发展的抽绎式协同创新,强化甘肃地方文化生成发展的特殊历史和地域,探索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及现实基础,从而增强传承利用的生动性、精准性、震撼性,提升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

  推动甘肃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甘肃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其传承创新提供了有效路径。一是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历史文化“活”起来,推动文化传统育人的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二是从身临其境到深入人心,让历史文化通过沉浸式体验产生更深刻的启智润心的传播效应。三是开发优秀文化传播的网络新领域,驻守和站稳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四是要在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中实现从历史文化传承的思想共通到凝聚价值认同的情感共鸣。五是通过利用新媒体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传播特点实现优秀文化传承的主流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

  加快甘肃历史文化的产业开发。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尚未形成高质高效、个性呈现格局,历史文化产业开发建设中存在利用模式、利用方向、利用管理、利用评价方面不连贯、不通畅等问题,一些文创产品落后于时代审美趋势,带不走、传不开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通过疏通利用路径以解决文化产业链衔接不畅的问题。例如聚焦陇原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打造红色题材精品力作,不断提升甘肃红色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同感。另一方面,针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渐层式背景、碎片化分布、消耗性特质,规划覆盖广泛的业态格局,形成开放性可持续运行机制。例如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在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中融入地方民歌、民间手工艺、地方戏曲、民风民俗等元素,开发参与程度高、趣味性强的文化旅游模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产品,以解决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作者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研究员、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