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地233个
来源:每日甘肃网 日期:2022-05-31 浏览 243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我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地233个

  每日甘肃网5月2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5月26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有力举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甘肃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集聚区。拥有除海洋外的全部陆地生态系统,全国32个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我省涉及7个(即祁连山、西鄂尔多斯-贺兰山-阴山、羌塘-三江源、库姆塔格、六盘山-子午岭、岷山-横断山北段及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总面积1404万公顷。

  全力守护祁连山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23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1460.3万公顷。省生态环境厅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监管,连续5年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维护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同时坚决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祁连山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机制,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监管。

  兰州市获批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地区

  按照全国划定的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研究涉及我省7个优先保护区的保护重点和保护管理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与管理。2021年启动《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为全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导遵循。

  同时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职能,指导探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省级试点工作,批复兰州市作为我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并总结梳理试点成果和经验,形成在全省可推广可借鉴可应用的试点经验。

  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目前,我省已有50多个地区开展创建工作,平凉等6个市(县)分别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等三个县(区域)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下一步,我省将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加快推进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力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巩固已命名地区创建成效;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逐步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共同守护美丽甘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志超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