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武威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强化防控措施,严防死守,严密管控,全力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各项工作。
一是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关于疫情联防联控相关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联防联控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1月22日,成立由市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全市人社部门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就业服务、劳动关系、工伤保险、机关防控四个专责组,由班子成员任组长,分别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先后召开党组会议6次、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对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关系维护、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伤保险待遇、机关内部防控、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等联防联控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及时转发、制定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规定、工作方案和具体要求。
三是扎实做好公共就业服务。研究制定《关于稳定疫区返乡人员就业工作方案》,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摸底排查,重点对湖北武汉等疫情较重地区务工及返乡人员情况进行摸排,及时掌握人员返乡情况,按日上报市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储备就业岗位,制定工作方案,为不能返回疫情发现地区复工就业的本市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计划通过网上招聘渠道,为劳动者和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服务活动。对照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对武汉地区务工返乡人员实行“一对一”的送岗位精准服务,截至2月1日,初步摸排市内47家企业,共储备就业岗位3654个。与武汉地区务工返乡的633名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电话对接联系,为有意愿在本市就业的174名务工人员落实了就业岗位。
四是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管控。按照市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武情况进行摸排统计,并要求各单位通知本人暂缓返武。对上班人员、休假人员、未返武人员、已返武人员分类统计,加大管控力度,严肃工作纪律,准确、全面实施管控。
五是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务派遣人员流动、劳动监察、调解仲裁、工资保障等工作,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关系问题,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六是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将在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工伤康复等工作中,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认定、优先鉴定、优先支付、优先康复,切实保障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伤保险合法权益。
七是强化应急值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加强节日值班值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人社部门疫情防控值班工作的通知》,在人社系统形成联动机制,确保疫情及时、有效处置。把人社大厦作为一个网格点严格防控,安排值守人员,登记人社大厦进出人员、逐一测量体温,确保内部安全。
八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机关内部防控。研究起草了《告返乡务工人员书》,提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起草发布了《告广大农民朋友倡议书》,积极宣传。通过武威人社微信公众号和短信、QQ、微信等渠道,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知识,提升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干部职工和群众科学防控、群防群控,不信谣、不传谣。落实机关内部和干部职工防护措施,定期消毒,严防死守。对已经由外地返武的工作人员,督促其落实隔离措施,自觉居家隔离14天,并及时向居住社区报告。各相关科室及局属单位分别发布公告,明确了疫情防控期间社保经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劳动监察、劳务派遣、劳动用工备案及事业单位日常工资审批工作的处理方式和注意事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6PkhVVsarinmj40DvNVxA